有时候感觉眼科的近视防控医生在某方面就像传菜员或售票员,天天都在重复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面对近视的孩子和家长们,觉得近视的常识都应该天经地义的知道,但在眼科门诊,在我们的亲戚和朋友间,甚至是我自己的父母和孩子,都存在着一定的近视认知误区。我反思一下来看,一方面是我们眼科医务工作者做的工作还不够,没有让大家了解正确的近视防控知识,以致当前近视防控误区在百姓当中很有市场,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是近视的孩子和家长们没有一个获取正确近视防控知识的渠道,仅凭网络搜索却难辨来源和真假。因此,91论坛 眼科公益护眼基地实体单元定期每周五下午进行科普讲座,利用网络平台为近视的孩子和家长们宣传正确的近视护眼知识,消除误区,科学护眼。
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身边的近视防控10大误区”:
误区1 近视了眼镜越戴度数越大?
眼镜的作用是使眼睛看得清晰,减少疲劳,没有任何伤害,科学研究与临床经验均表明,不戴眼镜近视度数会增长的更快。
误区2 近视没关系,长大做手术?
近视一般18~20岁才稳定。近视矫正手术是改变眼的屈光状态,是一种脱镜矫正近视,提高裸眼视力的方法,但近视的本质,即眼轴和眼底变化没有改变。高度近视眼术后仍有发生青光眼、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及进行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等致盲并发症,须定期检查眼底。
误区3 近视度数不高,注意用眼就会好?
近视不可逆,还在身体发育期的孩子一旦近视,在没有特别方法干预的情况下,不但不会降低,而且还会持续增加。
误区4 戴了眼镜眼睛会变凸?
高度近视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凸,其实是近视后眼轴变长的一种表现。也有些是视觉错觉,误以为通过凹透镜看到的眼睛是正常的大小。
误区5 眼镜没坏就一直戴?
随着青少年发育,瞳距和度数会变,这些都会影响矫正效果,诱发近视加深。建议12岁以下每半年验光1次,12~18岁每年验光1次,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换镜。
误区6 近视后有很多治疗的方法?
近视可以通过针灸、按摩、耳贴或艾灸治疗吗?近视是目前无法逆转和治愈的,其只不过是通过视觉训练或缓解疲劳的方法提高了孩子裸眼视力,造成假象,迎合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戴眼镜的心理。但近视的本质,即屈光度和眼轴没有改变。相反,此举反而会贻误孩子的矫治时机,让近视发展的更快。这些方法其实是短效或无效的。
误区7 护眼灯或眼保仪能延缓近视?
这类护眼设备对消除眼睛疲劳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延缓近视没有根本改善作用。目前公认的有效方法为:充足的户外活动和光照,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镜。
误区8 眼镜度数最好欠矫?看远戴看近不戴?
度数多少是根据医学验光、眼部功能、眼位、佩戴舒适度、矫正方式等综合因素决定,加减度数有相应的原则。孩子如果佩戴的眼镜与眼实际度数偏差过大,近视度数增加得更快。同时,眼镜戴与不戴,应该由医生根据裸眼视力、眼位和近视度数等情况综合判断,切忌家长自作主张。
误区9 角膜塑形镜不能戴,会伤眼睛?
隐形眼镜有很多种,但都是近视矫正的一种工具。错误的操作,是有可能会对角膜造成伤害的。如果操作规范、遵医嘱进行验配、随访,风险是可控的。
误区10 散瞳伤眼睛?
散瞳后瞳孔散大、畏光、视近困难,这些均属正常药物反应,家长无需担忧,只需要在散瞳后避光,减少近距离用眼即可,药效过后即可恢复正常。只有极少数儿童会因药物副作用出现一些症状,可停药并咨询医生。
暑期将至,91论坛 眼科公益护眼基地每周五下午进行眼科疾病的科普讲座并同步网络直播,让更多孩子和家长们了解正确的护眼常识。消除误区,科学护眼,公益科普,我们在行动。近视不可逆,保护好孩子的视力,就是给孩子的未来多一种选择,多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