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常见的小虫子;蜂蛰伤,常有的事情!这大概就是大家普遍对蜂蛰伤的看法。但事实远远不是这个样子,每年夏秋季(8—10月)是蜂蛰伤的高发季节,其中又以胡蜂蛰伤最为严重,处理不及时或者未及时就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胡蜂蜇伤病死率可高达4.48%,换句话说,20个被胡蜂蛰伤的患者就有一个可能导致死亡。
仅仅十一黄金周期间,91论坛 职业病中毒科收治了20余例蜂蛰伤的患者,其中有三例患者因病情危重需要住院治疗。三例患者的蜂蛰伤皮损均大于10处,除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小面积皮肤坏死以外,两例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心肌损害,心肌酶高达正常值10倍,同时伴随心慌等不适。最严重的 一例患者出现了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肌酶、肝功、肾功均提示严重异常,伴发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职业病科医护人员联合肾病科积极对患者进行床旁血液灌流及血液净化治疗,同时给予解毒、纠正多脏衰等治疗。在大家不眠不休的努力下,经过三天的抢救,患者目前终于脱离生命危险,但各项指标仍明显异常,仍需科室医护人员的进一步悉心治疗。
被蜂蛰伤后怎么办?
那么,我们经常见到的蜂蛰伤为什么会要命呢?被蜂蛰伤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胡蜂属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组,亦名马蜂、黄蜂、草蜂等,胡蜂的尾针刺破人的皮肤后,能释放毒素(包括全蜂毒及其肽类组分),毒液侵入人体引起的中毒。这些成分在蜇伤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可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局部伤口可出现疼痛、红肿、丘疹及红斑,或黑钉头似的坏死性病灶,若发生过敏性休克,很难有机会抢救,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蜂蛰伤还可出现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及凝血系统、肾脏、肝脏等全身多系统的损害,严重中毒者导致死亡。蜇伤后24小时内为早期,越早处置越好,尤其是6小时内,又称“黄金6h”。蜂蛰伤后先观察伤口局部,若有毒刺,应先将毒刺拔出(若无法自行拔出,请前往医院就诊),后以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或选择弱酸性液体如食醋等冲洗。若出现伤口局部红肿严重,出现水泡、破溃、坏死,局部或全身的皮疹,胸闷气短、心慌等全身症状,意识障碍、无尿或酱油色尿等不适,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应当注意的是,若蜇伤部位超过10处以上,无论有无其他伴发症状,均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防止后期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进山旅游,做好防护,当心不要被蜂蛰伤,不要穿容易招惹蜂的服装,不要轻易逗惹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