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论坛

您好,欢迎进入西安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手机版二维码
医学教研

医学教研

 » 内容
面部抽动10余年,元凶竟然是颅内“珍珠”在作祟
发布人:xaszxyy3  发布日期:2024-03-05

10年来,

53岁的张师傅面部一直在抽动,

没想到这一查竟是“脑肿瘤”在作祟

更让人惊讶的是

张师傅的肿瘤竟如“珍珠”一样

又白又亮

龙乾发主任说

这是一种名叫“珍珠瘤”的良性肿瘤

   一个多月前,张师傅突然出现了右侧面部麻木的症状,起初症状轻没在意,在往后几天麻木症状变严重了,便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附近医院就诊。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医生告诉张师傅,他脑内长东西了,可能还需要手术,建议他转院治疗。惊慌失措的张师傅便又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91论坛 神经外科就诊。

   妥善安置张师傅住院后,龙乾发主任立即带领科室人员为张师傅进行了详细的查体,结果发现张师傅不仅面部麻木症状严重,还有伴有面部抽动,在追问病史后方才得知,张师傅这面部抽动的症状已经10年有余了,因为不影响生活,所以本人一直没有关注过这个症状。为此,副主任医师罗强为张师傅进行了相关检查和化验,颅内病变需要进一步确诊。

   最终依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病史及查体考虑患者为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表皮样囊肿。查看影像学检查结果后发现,张师傅的肿瘤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区,该部位肿瘤切除属于四级高难度手术,靠近小脑、脑干,手术复杂,风险高,此外,由于该肿瘤有着“见缝就钻”的生长特性,肿瘤包绕了众多脑神经及血管,手术既要全切肿瘤,又要保护神经、血管、脑组织等结构,手术过程简直是——大、难、高!

   但是,患者的病情刻不容缓,手术势在必行!2月27日这天,龙乾发主任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为张师傅实施桥小脑角占位切除术,在显微镜辅助下,严格保护神经、血管、脑组织的前提下,历经两个多小时在显微镜下将“珍珠”全部切除。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右侧颜面部不自主抽动症状消失,面部麻木感消失!

 

知识链接

什么是颅内表皮样囊肿?

颅内表皮样囊肿又称颅内胆脂瘤它的色泽就像珍珠一样呈现白色,有光泽所以它另外还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珍珠瘤”,被称为最“美丽”的颅内肿瘤

颅内表皮样囊肿有什么特点?

颅内表皮样囊肿占颅内肿瘤的1.5%左右,病因是人体在胚层组织发育过程中出现了异常,进而形成肿瘤。它的外周包膜为纤维结缔组织,包膜内含有破碎的细胞、脂肪以及胆固醇的结晶等构成,它的生长特性就是沿着脑表面及脑沟,还有颅神经,脑血管之间的间隙匍匐性生长,用句俗话说就是“见缝就钻”,颅内表皮样囊肿不会恶变,生长缓慢,属于良性的肿瘤。

颅内表皮样囊肿会引起什么症状?

颅内表皮样囊肿好发于桥脑小脑角区、鞍上池及第四脑室等处,会影响到相应的颅神经,导致视力下降,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面部抽搐、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临床表现。如果胆脂瘤长到比较大的时候,会压迫脑干,造成一侧肢体的麻木、疼痛,肢体无力、活动不利等症状,也会造成癫痫,行走不稳,脑积水,导致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的症状。

颅内表皮样囊肿如何做出诊断?

颅内表皮样囊肿主要的检查方法还是依靠CT和核磁共振胆脂瘤在CT扫描上的特征表现大多为低密度区,接近于脑脊液的表现,最好的检查方法是行颅脑的核磁共振扫描。

颅内表皮样囊肿如何治疗?

颅内表皮样囊肿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其缓慢匍匐性生长的特点,等发现时肿瘤往往比较大和不规则,要尽量全切肿瘤和保护好脑神经功能,所以对手术技术有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