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起骨骼问题,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骨质疏松,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和相关脆性骨折成为国际上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而想要知道自己骨骼强度好不好,骨头里面含的骨量(也就是骨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
骨密度是什么?
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尤其是45岁以上女性、60岁以上男性、孕妇、围绝经期的女性及减肥、瘦弱、营养不良者,都应该加强骨密度的检测。
骨密度测定:是指单位体积(体积密度)或单位面积(面积密度)所含的骨量。临床上,我们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得的骨密度值来判断患者的骨量,并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WHO推荐的诊断标准见下表:
骨密度检查的意义是什么?
1.是骨质疏松症的一个诊断手段,骨质疏松症是骨量减少、骨矿物质比例降低、骨脆性增加的全身代谢障碍疾病。
2.预测全身骨质是否有骨折的风险,有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骨折类型都与骨密度降低有关,在老年女性中更明显,因此测定骨密度值的变化被广泛应用于预测骨折增加的风险。
造成骨密度减低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体脂量:肥胖者的脂肪细胞分化增多,成骨细胞的分化减少,导致骨密度减低。
2.年龄:骨密度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持续上升,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随后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60岁左右下降速度减慢。
3.性别:青春期前女性的骨密度增长快于男性,成年后,正常男性的平均骨密度高于女性。
4.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等激素。对骨密度变化均有重要意义。例如,女性绝经对骨密度变化影响非常大,绝经年龄越早,时间越长,骨密度降低情况更严重,这主要是由于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骤然降低,骨吸收的速度大于骨形成,从而加速骨质丢失。
5.生活习惯:长期大量饮酒、吸烟、喝浓茶及喝咖啡等不良习惯等。
所以哪些人需要做骨密度检查?
1.65岁以上的女性、70岁以上的男性都应该做一次骨密度检查作为基线,找专科医生就诊后根据结果决定治疗与否,后期根据情况安排复查。
2.绝经后至65岁之间的女性、50岁至70之间的男性,有一个以下骨折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有骨质疏松症状,都需要做骨密度检查。
这些症状包括:在活动、弯腰、负重之后,出现腰背疼痛不适,休息后缓解的;身高比年轻时降低3厘米以上,或出现了驼背、活动能力下降,比如腿没劲,爬楼梯困难等情况。
3.不到上述年龄,但患有引起低骨量或骨丢失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消化吸收的疾病、肾脏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或服用引起低骨量或骨丢失的药物,也需要做(或定期做)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
(1)保持适宜的体重
(2)充足的钙
(3)充足的维生素D
(4)避免过多钠盐
(5)适量的磷
(6)适量的蛋白质
(7)适量运动
(8)关心高发人群,适当保护骨骼
(9)积极检查骨密度
(10)在医师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
我院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检查项目
腰椎正位(L1-L4):
2.髋关节正位:
3.前臂(非优势侧):
另外,DXA全身测量也可用于人体的成分(包括脂肪、肌肉和骨密度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