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今天就聊聊关酒量与麻醉剂量的关系
01.饮酒和麻醉到底有什么关系?
02.酒量好的人是不是比一般人更难麻醉?
03.长期饮酒对麻醉还有何不良影响?
问:饮酒对麻醉有影响吗?
日前,一则某主持人入院的新闻让酒精与麻醉关系冲上了热搜。该主持人在微博中称:“麻醉师问你喝不喝酒,酒量多大的时候,你一定要老老实实问答,你说少了,他麻药给得少,你吹牛说多了,他麻药给多了‧‧‧‧‧‧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对此,首先要判断两种情况:其一是长期饮酒的人,麻醉前没有饮酒;其二是刚刚饮酒又需要麻醉的人。麻醉在临床上分为两种,即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局部麻醉主要包括局部浸润麻醉、表面麻醉、神经传导阻滞及区域阻滞四种,对于需要“局麻”的患者来说,饮酒一般不会影响到麻醉效果。但是,如果饮酒引起血液凝结功能异常者,则不适合行椎管内麻醉,最好改成全身麻醉。对于全麻病人,术中需要使用除了麻醉镇静药以外,还有包括镇痛药、肌松药在内三大类麻醉药物,它们相互佐成,协同完成麻醉过程。所以,少部分药物因为饮酒导致药效影响并不足以撼动麻醉的整体效果,只需要正确合理地实施麻醉方案,“麻不倒”、“睡不着”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全麻病人目前常用的静脉全麻药对于酒量大的患者均需较多的麻药,而且一旦被麻醉,也不容易恢复。其原因主要就是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对吸入性麻醉和静脉诱导药有较高的耐受性,也就是说此类病人如果接受麻醉,可能用药剂量会相对增大;对于刚刚饮酒又需要麻醉的人,麻醉风险成倍级增高,所以最好不要饮酒后麻醉。
问:酒量好的人是不是比一般人更难麻醉?
长期大量喝酒的人,在麻醉时确实比一般人需要的剂量大,不过这也并非是不变的守则。大家迫不及待的想问为啥了吧,哈哈别急,咱慢慢聊。
首先,酒精进入人体后形成了高渗环境,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循环血容量增加,这样就会导致体内麻药浓度降低,药效就会大打折扣。但是,这时候也不是麻药用的越多就越不疼,单纯的增加麻醉用量,会增加肝肾负荷,还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呢。还有饮酒后,酒精大部分是依靠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氧化代谢,长期饮酒的人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合成量增加并长期处于活跃状态,而巧合的是,细胞色素P450也会参与诸多麻药的代谢过程,所以长期饮酒的人麻药代谢也会增加,酒量好的人需要更多的麻药并非谣言,当然了,前提是这些药物需要通过肝脏来代谢,否则,影响就很小了。
问:长期饮酒对麻醉还有何不良影响?
长期饮酒除了对病人肝、肾功能带来不良影响以外,同时还可能造成心脏、免疫、凝血等功能的损害,还有研究表明,这类病人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概率也明显增高。长期饮酒可能导致病人对麻醉药的耐受性降低,进而增加围术期的风险,影响病人预后。
例如:切口感染:研究表明,酒精是导致手术刀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可能与酒精抑制了免疫系统有关。
切口裂开:酒精可减少蛋白合成的能力,减慢刀口愈合的速度。
出血:长期喝酒的人凝血功能差,围术期出血量更多。
心肺并发症多:长期喝酒可引起心肌病,降低心脏的射血功能,术中难以维持血压导致各个脏器的缺血。
肝脏疾病:喝酒引起肝脏的问题,肝脏不好影响药物的代谢、蛋白的合成、凝血因子的合成‧‧‧‧‧‧
问:醉酒后急诊手术的病人,术中麻醉药该增加还是减少?
喝酒后紧急手术时病人往往处于饱胃状态,胃内食物和酒精混合在一起极易逆流发生误吸,同时醉酒病人意识往往难以准确评估,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麻醉和手术的风险。长期酗酒者平时需要比较大的麻药量,但是急性的醉酒患者反而需要较小剂量即可,因为此时血液中可能有高浓度的酒精,所以麻醉药品的需要量必须减少,否则就会过量致死!酗酒病人的确是容易被麻醉,但是一旦被麻醉后,却不容易恢复,因为药物的半衰期会因为酒精而延长,同时药物在刚开始时的需要量稍微增加,但其作用时间延长,在追加麻醉药时要特别注意,如果病人已伴有严重肝病、肝脏功能将能会因为手术及麻醉而更受伤害,所以麻醉药物要选择不经肝脏作用排泻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