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老年性睡眠障碍——失眠与抑郁焦虑的关系
发布人:guifeng 发布日期:2016-04-01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其他方方面面。老年性失眠是失眠族群的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心理的角度讲,所有睡眠问题除了相关的脑器质问题的影响外,多数睡眠问题背后都与它情绪因素有关,通俗来讲是与精神心里因素有关。也就是说不知不觉中患上了抑郁和焦虑症。从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老年人更易受情绪因素的影响,尤其退后,不仅仅感受着身体各个机能的衰退,同时面临着角色的转化,尤其有失落感。从对身体以及疾病的生存焦虑,到对未来有限时间的被动沮丧,老年人出现焦虑及抑郁状态的比例不断攀升,成为患病群体中较多的一组。通常临床中所诊断的老年性抑郁及焦虑状态患者,也多以失眠为由,但也有疑病或多处不适感而前来就诊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不适与情绪有关。如若老年人更早感知自我的情绪状况,更早得到恰当的调整及治疗,那么也会大大增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好的睡眠状态及好的心情是保持年轻状态的重要指标,也是延缓衰老的重要因素。希望全社会能提高对老年人心理及睡眠健康的关注程度,真正使我们社会群体中的老年人拥有幸福、健康、高质量的生活状态。 因此,心里专家建议老年人遭遇失眠问题后,第一,调整好心态,找到生活的新的关注点,发展有自我价值感的角色,保持积极充实的生活状态;第二,若失眠问题较重,每周超过三天整夜不睡,并影响白天生活状态,有明显的情绪反应,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第三,若是药物治疗,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切忌任意发挥。只要正规治疗,一定能够治愈。
延伸:焦虑是一种担忧和总想解决问题的想法,而这些担忧的背后就是很多“放不下”的态度,因而睡不着;而抑郁则是一种沮丧、压抑和无奈,而这些沮丧无奈的背后是很多“拿不起”想放弃、想逃避的态度。从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焦虑、抑郁这两种常见的情绪问题在睡眠问题中都有其相应的表达方式,焦虑的情绪往往会表达更多的入睡的混合情绪,那么睡眠障碍问题也往往就是焦虑和抑郁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