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论坛

您好,欢迎进入西安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手机版二维码
医学教研

医学教研

 » 内容
广大群众应提高自身大肠癌筛查意识
发布人:佚名  发布日期:2009-12-01


                                         91论坛 消化科  徐俊荣 宋瑛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结肠癌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率已跃居恶性肿瘤的第3-4位,死亡率也位居恶性肿瘤死亡谱的第4-5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肠癌的发病与生活习惯、饮食方式有明显关系,改进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其发病率。长期饮酒、肥胖、动物脂肪摄入多、少食纤维性食物、有慢性肠道疾病、有大肠癌家族史者发病率高;摄入粗纤维素、新鲜蔬菜和水果多的人患大肠癌的危险性降低。
    据文献报道,西方国家大肠癌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大概为50%,我国只有20-25%。但对于早期大肠癌患者来讲,要乐观很多。我国的大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95%,但目前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只有37%。目前已知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包括大肠腺瘤性息肉,家族性多发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通过人群健康教育,在人群中进行筛查,尽早切除腺瘤、息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阻断其向大肠癌的演变过程,成为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手段。美国胃肠病学会近期公布了《 2008版结直肠癌筛查指南》,这虽然是针对西方国家的筛查指南,但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有指导意义。指南将筛查人群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介绍如下: 
    一、 普通人群的筛查建议
对于普通人群,美国胃肠病学会推荐的首选的筛查策略为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从50岁开始,每10年1次。所谓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就是说应该由受过系统训练的有经验的内镜医生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老百姓来讲,就是应该到有消化专科的大医院由专科医生进行检查,这是因为医生的检查技术和知识水平与大肠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密切相关。大量临床证据显示大量吸烟和肥胖与大肠癌患病危险增高有关,故而建议将这类人群的筛查起始年龄由50岁提前至45岁。 
    二、 有大肠癌家族史人群的筛查建议
只有1个一级亲属在60岁以上的年龄患大肠癌或进展性大肠腺瘤者,筛查建议同普通人群。只有1个一级亲属在60岁以前患大肠癌或进展性大肠腺瘤,或者有两个一级亲属患大肠癌或进展性大肠腺瘤者,建议从40岁开始每5年1次结肠镜检查。
    三、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好发于青年,结肠镜检查可见大肠多发的息肉,可以布满结肠和直肠,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对于已知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者有该病家族史者,应该每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直到在合适的时机行结肠切除术为止。
    四、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基因携带者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比散发大肠癌要年轻,多为45岁左右。除了大肠癌外,这类患者常伴有其他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胃癌等。对于这类患者或其家族成员应进行基因检测,阳性者应该从20-25岁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每两年1次,直到40岁,此后每年1次结肠镜检查。
    尽管结肠镜检查对于筛查早期大肠癌及大肠癌前病变至关重要,但由于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要应用手法对肠道进行牵拉、充气,难免会造成腹痛,使得很多人畏惧进行该项检查。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为了提高我国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91论坛 消化科开展了无痛苦肠镜检查。无痛苦肠镜操作是采用静脉注射快速麻醉药,在病人入睡后进行肠镜检查,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使操作医师能够从容、仔细、彻底完成肠镜检查,可减少因病人腹痛、躁动及操作仓促等所引起的漏诊。接受无痛苦胃肠镜检查的病人常在检查结束5分钟内开始苏醒,绝大多数可在20分钟后由家人陪伴下安全离开医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还可能继续升高,因此提高全民对大肠癌的防范意识迫在眉睫。广大群众应该提高自身的大肠癌筛查意识,尤其是那些有大肠癌家族史或肠道遗传疾病患者的家属,应该主动到医院去进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